以下文章来源于外泌体之家(公众号)
到目前为止,基于EV的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毒性,来自某些非恶性细胞类型的未修饰EV不产生额外的免疫反应,可以用作异体治疗方法。修饰EV货物以表达CD3抗体重新编程EV以激活T细胞,这表明EV可以进一步设计以产生具有明确免疫靶向或免疫调节特性的现成异体疗法。表达SARS-CoV-2突刺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EV可以有效地作为疫苗,这一策略可以进一步利用肿瘤抗原生产EV疫苗。这种策略可以用于个性化医疗,以针对患者特异性突变以及更广泛发生的突变,如KRAS G12D等。
图:瘤转移中的细胞外囊泡。
肿瘤通过淋巴和血管将肿瘤细胞和TME的宿主细胞中的EV释放到体循环中。EV与淋巴器官(包括胸腺和淋巴结)相互作用,影响T细胞激活、DC,并可能有助于免疫逃避。EV还通过改变血管通透性、影响免疫细胞募集、细胞外基质(ECM)重塑和成纤维细胞激活,影响肺、肝、脑、骨和其他可能的非转移部位的转移。EV通过传递RNA、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或表面蛋白信号改变受体细胞来发挥其功能。
图:EV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
肿瘤细胞释放的EV带有代表一系列肿瘤细胞成分的特征货物,包括核酸、蛋白质、脂质、代谢物等。EV存在于所有体液中,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唾液、汗液、眼泪、精液等,并可能因各种分离方法而富集。EV适用于多组分分析,反映肿瘤细胞副产物的集合,用于生物标志物研究。
图:EV作为抗肿瘤治疗剂。
不同的细胞来源已用于大规模生产EV用于临床试验。EV的工程化包括:货物的加入(例如ASO、siRNA、化疗药物等)、富集具有独特表面蛋白呈现的外泌体(例如抗原、免疫修饰受体)。各种肿瘤模型和肿瘤类型的临床前研究为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依据。EV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平台,从个性化医疗到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都具有新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cancer. Cell. 2023 Apr 13;186(8):1610-1626.
【华龛生物】
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
华龛生物核心产品3D TableTrix®微载体(片剂),是自主创新型、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已通过中检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并获得2项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CDE审批登记号:F20210000003、F20200000496)。同时,产品获得美国FDA DMF药用辅料资质(DMF:35481)。
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公司拥有5000余平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其中包括1000余平的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CDMO服务平台;还拥有4000平米的GMP生产平台,并新建1200L微载体生产线。相关技术已获得100余项专利成果,30余篇国际期刊报道。核心技术项目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立项支持与应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温馨提示:华龛生物2025年春节【发货通知】
CFDI发布 | 《细胞治疗产品生产检查指南》
与龛同行•匠心智造 | 聚焦需求,推动行业新突破
-
电话
- 服务热线400-012 6688
-
E-mail
- E-mailmarketing@cytoniche.com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