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 分类:新闻
- 作者:华龛生物
- 来源:华龛生物
- 发布时间:2022-10-24
- 访问量:282
【概要描述】本周hzangs在最新文献中选取了11篇分享给大家
【2022-42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概要描述】本周hzangs在最新文献中选取了11篇分享给大家
- 分类:新闻
- 作者:华龛生物
- 来源:华龛生物
- 发布时间:2022-10-24
- 访问量:282
以下文章来源于外泌体之家(公众号)
本周hzangs在最新文献中选取了11篇分享给大家,第1篇文章介绍了年轻脂肪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对衰老的改善作用;第2篇文章报道了细胞外囊泡传递长链非编码RNA从而赋予肾细胞癌的治疗耐药性;第3篇文章介绍了环状RNA对肿瘤进展的调控作用;第4篇文章提出了细胞外囊泡心包内注射用于改善预后的策略;第6篇文章介绍了肠道菌来源细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第11篇文章介绍了黑质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对帕金森病的影响。
1.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young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prevent frailty, improve health span, and decrease epigenetic age in old mice.
来自年轻脂肪干细胞的小细胞外囊泡可防止衰老小鼠虚弱、改善健康寿命并降低表观遗传年龄。
[Sci Adv] PMID: 36260670
摘要:衰老与虚弱、残疾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延缓与衰老和虚弱相关的退行性变化的策略特别有趣。我们用来自年轻动物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SC) 的小细胞外囊泡 (sEV) 治疗老年动物,我们发现通常随着衰老而改变的几个参数有所改善,例如运动协调性、握力、抗疲劳性、毛皮再生和肾功能,以及虚弱的重要减少。ADSC-sEVs 在肌肉和肾脏中诱导再生效应和氧化应激、炎症和衰老标志物的减少。此外,用 ADSC-sEVs 治疗的老年小鼠组织中预测的表观遗传年龄较低,并且它们的代谢组变成了类似年轻人的模式。最后,我们对 sEV 中包含的可能导致观察到的效果的 microRNA 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建议年轻的 sEV 治疗可以促进健康老龄化。
2.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transfer of lncRNA IGFL2-AS1 confers sunitinib resistance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细胞外囊泡介导的 lncRNA IGFL2-AS1转移在肾细胞癌中赋予舒尼替尼耐药性。
[Cancer Res] PMID: 36264173
摘要:舒尼替尼耐药仍然是晚期和转移性肾细胞癌 (RCC) 治疗的严峻挑战,但这种耐药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这里,我们报告长非编码RNA IGFL2-AS1 是 RCC 治疗抵抗的驱动因素。IGFL2-AS1 在舒尼替尼耐药 RCC 细胞中高度上调,并且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透明细胞 RCC (ccRCC) 患者预后不良有关。IGFL2-AS1 通过竞争性结合 hnRNPC 来增强 TP53INP2 的表达,hnRNPC 是一种通过可变剪接在转录后抑制 TP53INP2 表达的多功能 RNA 结合蛋白。上调的 TP53INP2 增强自噬并最终导致舒尼替尼耐药。同时,IGFL2-AS1通过hnRNPC被包装到细胞外囊泡中,从而将舒尼替尼耐药性传递给其他细胞。IGFL2-AS1 的 N6-甲基腺苷修饰对其与 hnRNPC 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在舒尼替尼耐药 ccRCC 患者衍生的异种移植模型中,注射含有反义寡核苷酸-IGFL2-AS1 的壳聚糖固体脂质纳米颗粒成功逆转了舒尼替尼耐药性。这些发现表明了RCC 中舒尼替尼耐药的新分子机制,并表明 IGFL2-AS1 可作为预后指标和克服耐药性的潜在治疗靶点。
3.Hsa_circ_0000437 promotes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Hsa_circ_0000437 促进胃癌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病机制。
[Oncogene] PMID: 36109630
摘要:具有不同转移潜能和微环境的胃癌 (GC) 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以及由此产生的癌症进展尚不完全清楚。已知环状 RNA (circRNA) 和外泌体 circRNA 在 GC 发生和进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这里,我们揭示了 GC 和癌旁组织之间 Coronin 样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1C (CORO1C) 衍生的 circRNA hsa_circ_0000437 的显着差异。Hsa_circ_0000437 通过靶向富含 Ser/Arg 的剪接因子 3 (SRSF3) 和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 4 (PDCD4) 来调节 GC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hsa_circ_0000437 的异位表达显着促进了体内裸鼠肿瘤的生长。此外,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实验均表明 hsa_circ_0000437 在体外促进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HLEC) 侵袭、迁移和管形成,并在腘窝 LNM 模型中促进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 (LNM)在体内,当它富含 GC 分泌的外泌体并转移到 HLEC 中时。机制上,外泌体 hsa_circ_0000437 通过独立于 VEGF-C 的 HSPA2-ERK 信号通路诱导 LNM。临床数据显示,GC患者血清中富含外泌体hsa_circ_0000437,与LNM相关。总之,这些发现突出了 hsa_circ_0000437 作为 LNM GC 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这可能为 GC 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4.Intrapericardial Exosome Therapy Dampens Cardiac Injury via Activating Foxo3.
心包内外泌体治疗通过激活 Foxo3 减轻心脏损伤。
[Circ Res] PMID: 36252111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是公认的心脏修复免疫调节剂,但其详细机制仍然难以捉摸。心包引流通路为心脏提供了免疫监视,并为研究治疗性外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建立了一个简化模型。为了研究心包引流通路在心脏引流纵隔淋巴结免疫激活中的作用,建立了伴有和不伴有心包切除术的心肌梗死模型(对应于Tomy MI和NonTomy MI)。然后通过使用 NonTomy MI 模型,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或载体 PBS 被心包内注射用于 MI 治疗。在检测外泌体分布、细胞分选和 RNA-seq 后,获取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综合途径分析,以确定责任因素。进一步通过功能性敲低/抑制研究、细胞因子和中和抗体的应用、蛋白质印迹、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因子阵列,研究了分子机制。此外,通过功能和组织学分析评估了心包内注射外泌体对 MI 治疗的疗效。我们表明心包引流通路促进了 MI 后纵隔淋巴结的免疫激活。心包内注射的外泌体在纵隔淋巴结中积累并诱导调节性 T 细胞分化以促进心脏修复。机制方面,MHC-II + 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外泌体通过 PP2A/p-Akt/Foxo3 途径诱导 Foxo3 活化。Foxo3 主导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IL-10、IL-33 和 IL-34)的表达,并在纵隔淋巴结中建立了一个调节性 T 细胞诱导生态位。调节性 T 细胞的分化及其心脏部署升高,这有助于心脏炎症消退和心脏修复。本研究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作用的新机制,并为心脏修复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候选药物(PP2A/p-Akt/Foxo3 信号通路)和首选的递送途径(心包内注射)。
5.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Cancer Drug Resistance: Roles,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癌症耐药性中的细胞外囊泡:作用、机制和意义。
[Adv Sci (Weinh)] PMID: 36253096
摘要:细胞外囊泡 (EVs) 是细胞衍生的纳米级囊泡,通过转运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细胞间通讯,因此与各种生理和病理状况密切相关。EV 有助于癌症进展的不同方面,例如癌症生长、血管生成、转移、免疫逃避和耐药性。细胞外囊泡通过影响药物流出并调节与上皮-间质转化、自噬、代谢和癌症干性相关的信号通路来诱导癌细胞对化学疗法、放射疗法、靶向疗法、抗血管生成疗法和免疫疗法的抵抗力。此外,EVs 调节肿瘤微环境 (TME) 中癌细胞和非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治疗抗性。在癌症患者的许多生物体液中都可以检测到 EV,因此被认为是监测治疗反应和预测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此外,细胞外囊泡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目标,并被设计为纳米载体,以提供药物以克服癌症治疗中的耐药性。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 EV 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癌症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还讨论了使用 EV 监测和克服癌症耐药性的临床前研究。
6.Gut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mportant players in regulating intestinal microenvironment.
肠道细菌细胞外囊泡:调节肠道微环境的重要参与者。
[Gut Microbes] PMID: 36242585
摘要:肠道微环境失调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和结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微生物群的策略在治疗重复性和难治性疾病方面具有出色的临床潜力;然而,潜在的监管机制仍然难以捉摸。识别肠道微生物群的内部调控机制和涉及细菌-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实现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精确控制和获得有效的临床数据至关重要。肠道细菌衍生的细胞外囊泡 (GBEV) 是由肠道微生物群分泌的脂质双层纳米颗粒,被认为是细菌-细菌和细菌-宿主通讯的关键参与者。本综述重点关注 GBEV 在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和细菌-宿主交流中的作用,以及 GBEV 的潜在临床应用。
7.High-Yield, Magnetic Harvesting of Extracellular Outer-Membrane Vesicles from Escherichia coli.
从大肠杆菌中高产并利用磁性收集细胞外膜囊泡。
[Small] PMID: 36269872
摘要:细胞外外膜囊泡(OMV)因其高生物相容性和进入细胞的能力而作为药物纳米载体具有吸引力。然而,低产量阻碍了广泛使用。在这里,描述了一种从大肠杆菌中磁性收获 OMV 的高产方法。为此,大肠杆菌在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MNP) 的存在下生长。大肠杆菌对 MNPs 的吸收很低,并且不会增加 OMVs 的分泌。MNPs的摄取可以通过MNPs的聚乙二醇化来增强。大肠杆菌在聚乙二醇化 MNP 存在下的生长增加了细菌 MNP 摄取和 OMV 分泌,同时伴随着与 OMV 分泌有关的基因的上调。含有 MNPs 的 OMV 的磁性收获率比超速离心法高 60 倍。在功能上,磁性收获的 OMV 和通过超速离心收获的 OMV 都以相似的数量被细菌吸收。独特的是,在施加的磁场中,具有 MNPs 的磁性收获的 OMVs 在感染性生物膜的整个深度上积累。在没有 MNP 的情况下通过超速离心收获的 OMV 仅在生物膜表面附近积聚。总之,MNP 的 PEG 化对于它们在大肠杆菌中的摄取至关重要,并产生磁性 OMV,从而实现高产磁性收获。此外,磁性OMV可以磁性靶向人体内的货物递送部位。
8.A quick pipeline for the isolation of 3D cell culture-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用于分离 3D 细胞培养衍生的细胞外囊泡的快速管道。
[J Extracell Vesicles] PMID: 36257915
摘要:关于细胞外囊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突显了对获得 3D 细胞培养衍生 EV 的需求日益增加,因为它们被认为更准确地代表了体内获得的 EV。然而,仍然迫切需要有效且可调节的方法来将 EV 从 3D 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来。我们使用纳米原纤纤维素 (NFC) 支架作为 3D 细胞培养基质,开发了两种不同方法,用于从癌症细胞球中分离 EV。创建了一种批处理方法,用于在培养期结束时提供高 EV 产量,并创建了一种收获方法,以实现依时间收集 EV,以将 EV 分析与球体开发相结合。这两种方法都易于设置、快速执行,并且提供了高 EV 产量。与超低亲和力板上的无支架 3D 球体培养物相比,NFC 方法产生了相似的 EV 生产/细胞,但 NFC 方法具有可扩展性且更易于执行,从而产生高 EV 产量。总之,我们在此介绍了一种基于 NFC 的创新管道,用于从 3D 癌症球体中获取 EV,可以对其进行定制以支持可变 EV 研究目标的需求。
9.Selective immunocapture reveals neoplastic human mast cells secrete distinct microvesicle- and exosome-like populations of KIT-contain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选择性免疫捕获揭示了肿瘤性人类肥大细胞分泌不同的微泡和外泌体样群体,即含有 KIT 的细胞外囊泡。
[J Extracell Vesicles] PMID: 36239715
摘要:受体 KIT 中的激活突变促进人肥大细胞 (huMCs) 的失调增殖。由此产生的肿瘤 huMCs 分泌细胞外囊泡 (EVs),可以将致癌 KIT 与其他货物一起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尽管对疾病有潜在的贡献,但含有 KIT 的 EV 尚未得到彻底研究。在这里,我们使用免疫捕获方法分离并表征了由肿瘤 huMCs 释放的 KIT-EV 亚群,该方法选择性地分离含有适当拓扑结构的 KIT 的 EV。在 KIT 抗体涂层电子显微镜(EM) 亲和网格上对 EV 进行免疫捕获,可以评估KIT-EV 的形态和大小。免疫印迹分析表明,KIT-EV 与KIT 耗尽的 EV 具有不同的蛋白质谱,包含外泌体和微泡标记,并通过超速离心分离成这些亚型。用鞘磷脂酶抑制剂处理细胞改变了 KIT-EV 亚型之间的蛋白质含量,表明不同的生物发生途径。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huMC KIT-EV 富含参与信号传导、免疫反应和细胞迁移的蛋白质,表明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表明肿瘤性 huMC 通过穿梭在异质微泡和外泌体样 EV 中传播 KIT。此外,选择性KIT 免疫捕获将能够从复杂的人类生物样本中富集特定的 huMC 衍生的 EV,并有助于了解它们的体内功能和作为特定生物病理学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10.Reduced endosomal microautophagy activity in aging associates with enhanced exocyst-mediated protein secretion.
衰老中内体微自噬活性降低与胞外囊介导的蛋白质分泌增强有关。
[Aging Cell] PMID: 36116133
摘要:自噬对于蛋白质质量控制和功能蛋白质组的调节至关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噬途径的失败会导致老年生物体中蛋白质稳态的丧失,并加速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进展。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证明了内体微自噬 (eMI) 的活性,这是一种发生在晚期内体中的选择性自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确定了受这种功能丧失影响的亚蛋白质组。来自老年小鼠的晚期内体的蛋白质组学揭示了 Hsc70 的异常糖基化特征,Hsc70 是负责靶向 eMI 的底物的伴侣。与年龄相关的 Hsc70 糖基化通过有利于其组织成高分子量蛋白质复合物并促进其在晚期内体中的内化/降解来降低其在晚期内体中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eMI 的降低与蛋白质分泌的增加有关,因为晚期内体可以在质膜融合时释放载有蛋白质的外泌体。我们对 eMI/分泌开关的分子介质的研究确定了 exocyst-RalA 复合物,它以其在胞吐作用中的作用而闻名,它是一种与 Hsc70 相互作用并直接作用于晚期内体膜的新型生理性 eMI 抑制剂。这种抑制功能以及在老年小鼠晚期内体中检测到的较高的外囊-RalA 复合物水平可以解释,至少部分地解释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 EMI 活性。Hsc70 与 exocyst-RalA 复合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将这种伴侣置于从 eMI 到分泌的转换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降解减少,有利于未降解物质的细胞外释放,这可能与衰老和蛋白质病进展相关的蛋白质毒性的传播有关。
11.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creted by Nigrostriatal Astrocytes Rescue Cell Death and Preserve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黑质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小细胞外囊泡可挽救帕金森病中的细胞死亡并保持线粒体功能。
[Adv Healthc Mater] PMID: 35856921
摘要:细胞外囊泡 (EV) 正在成为健康和患病大脑中细胞间通讯的强大参与者。在帕金森病 (PD) 中,其特征是中脑腹侧 (VMB) 中的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纹状体 (STR) 中的末端退化 - 星形胶质细胞发挥双重有害/保护功能,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这里,这项研究表明,来自 VMB、STR 和 VMB/STR 耗尽大脑的星形胶质细胞以特定区域的方式释放出一群小型细胞外囊泡。有趣的是,VMB 星形胶质细胞分泌最高的 EV,响应 CCL3 进一步增加,CCL3 是一种在不同 PD 模型中促进强大的多巴胺能神经保护的趋化因子。在暴露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毒性的分化和未分化的 SH-SY5Y 细胞中研究了黑质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EV 的神经保护潜力。来自 VMB 和 STR 星形胶质细胞的EV 在分化细胞中特异性地抵消 H 2 O 2 诱导的caspase-3 活化,来自 CCL3 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的EV 显示出更高的保护作用。高分辨率呼吸测定法进一步表明,黑质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EVs 可挽救因神经毒素 MPP + 受损的神经元线粒体复合物 I 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来自 VMB 星形胶质细胞的 EV 才能完全恢复 ATP 的产生,特别是在分化的 SH-SY5Y 中。这些结果突出了黑质纹状体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EV 的分泌和活动的区域多样性,对 PD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华龛生物】
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
华龛生物核心产品3D TableTrix®微载体,是自主创新型、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已通过中检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并获得2项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CDE审批登记号:F20210000003、F20200000496)。同时,产品获得美国FDA DMF药用辅料资质(DMF:35481)。
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公司拥有5000余平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其中包括1000余平的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CDMO服务平台;还拥有4000平米的GMP生产平台,并新建1200L微载体生产线。相关技术已获得100余项专利成果,30余篇国际期刊报道。核心技术项目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立项支持与应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进展
热烈祝贺︱新东澳集团申报新职业“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建议通过!
国内外泌体领域进展总结(2024年8月)
-
电话
- 服务热线400-012 6688
-
E-mail
- E-mailmarketing@cytoniche.com
- TOP